智牙博士

智牙博士

全世界仅有两颗佛牙舍利 其中一颗就供奉在这里

admin 53 51

相传佛祖释迦摩尼圆寂后留下两颗佛牙舍利,其中一颗在锡兰(今斯里兰卡),另一颗经乌缠国(今巴基斯坦)辗转传入我国,五代时传到燕蓟(今北京),辽代咸雍七年(1071年)于灵光寺(今北京八大处)建招仙塔,将佛牙舍利供奉于塔内。1900年,八国联军炮轰灵光寺,庙宇和塔身化为废墟,仅余塔基。

八大处招仙塔遗址

后来僧众修复灵光寺,在清理招仙塔废墟时,在瓦砾下边发现一石函,内盛一沉香木匣,刻有“释迦摩尼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记,善慧书”。僧众打开木匣,果见佛牙舍利一颗,遂将其供奉于禅堂内。1955年,中国佛教协会将佛牙舍利迎奉于北京广济寺妥为保管,1964年,新建的北京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建成开光,圣物回到塔内供奉至今。

灵光寺舍利塔

招仙塔原为八角形密檐十三层砖塔,虽仅余塔基,仍然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辽代砖雕。现存塔基由基础部分和须弥座组成,须弥座为单层八角形,青砖砌筑,中间束腰每侧开三个壶门状龛,下枋正中和转角处均有雕刻,上枋为砖雕仿木斗拱,拱眼处雕莲花图案。斗拱上承平台,平台栏板上亦有雕刻。下边仔细欣赏。

在须弥座南侧下枋正中间开有一龛,龛中和两侧都雕有佛塔,塔中雕有佛像,佛像大多已经分辨不清了。这样的佛塔在每一侧下枋,乃至束腰和拱眼处都有雕刻,数量很多,故俗称为画像千佛塔。

下枋转角处雕刻非常有特点,有的雕刻兽首,有的雕刻花卉图案,唯独西北角雕刻着共命鸟和伽棱频伽。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辽塔中并不常见,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转角处花卉雕刻

转角处的兽首雕刻

转角雕刻,左为共命鸟,又为伽棱频伽

须弥座束腰龛中雕有乐师形象,龛两旁也雕有乐师和舞者,乐师演奏的乐器已无法完全分辨出来。在佛教中,佛乐被认为是对佛祖的赞颂。龛与龛之间用雕有莲花的瓶状短柱相隔。这种手法与北京房山云居寺辽代北塔相似。

束腰龛中雕刻击鼓乐师

龛旁舞者及雕花瓶状短柱

束腰转角处雕有两根短柱,短柱之间雕刻着矮力士,托着上层斗拱,这些矮力士大都已经残破,只有西北角保存相对完好,看着胖墩墩,憨态可掬。

憨态可掬的矮力士

须弥座上枋是砖雕斗拱,拱眼处雕花卉图案,也有雕刻佛塔的。斗拱承托着平台,平台下层栏板雕有卐子纹,上层栏板大多为素面,有些地方雕刻有花卉图案,应为后来修缮时材料不足所致。

粗壮的斗拱上乘平台

平台栏板雕刻卐字纹以及花卉图案

平台之上就应该是塔身和塔檐,但是现在什么都不存在了,借用下边这张老照片,可见那时宝塔巍峨耸立,通体洁白,十三层叠涩法密檐,塔刹由仰莲座托着宝珠收顶。这座残塔见证着历史上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见证着灵光寺在辽代时的繁盛,也见证着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它提醒着我们要发奋图强,时刻准备着让犯我中华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老照片中的灵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