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吉隆镇的五保户杨某,去年6月9日至9月8日因病住院,发生医疗费用共434690.06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报销357590.69元,大病二次补偿报销52170.81元,民政医疗救助11333.43元,民政二次救助5934.18元,个人自费仅7660.95元,医疗费用实际报销率为98.24%。市医保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如果回到10年前,杨某个人自费至少要多付15万多元。
花更少的钱看好病,这得益于我国1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3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标志,新一轮医改正式拉开大幕。
自此,医生多点执业、药品零加成、降低药占比、全民医保、降低药价、推进分级诊疗……几乎每年一个主题,一个个与医疗、看病紧密关联的关键词,串起10年的新医改之路。
“以药养医”、滥用抗生素、重物轻人的医疗服务体系、药价虚高……这些“疑难杂症”正被一一破解,逐渐成为过去式。
10年医改,我市老百姓看病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年医改怎么改?
药价降下来
药品采购总费用比降20%以上
“小病扛着、大病拖着的日子成为过去,以后生病,再也不怕去医院。”近日,惠东县增光村民赖小军旧病复发来到一所县级公立医院看病,他惊喜地发现医疗条件比以前好了,医疗费用比以前少了。“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以前每月药品费用要320元,现在同样的药品只需278元,血糖检测的费用降低了。”
在惠东县,与赖小军有同样感受的患者还有很多。肿瘤患者林某在惠东县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一个月,住院总费用70821元,如按之前的收费标准计算总费用应为76915元,减少费用达6094元。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百姓的难题。
解决这一难题,得先从药品改革开始。药品加成政策在我国已实施60多年,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12月15日起,惠州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正式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这就意味着患者在公立医院购买药品的价格就是医院的药品进货价。
紧接着,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也提上日程。去年12月28日,惠州公立医院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毋庸置疑,医改的目的和初衷就是使群众少花钱看好病。然而,药品流经厂家、代理商、业务员,再到药店或者医院,流通环节层层加价,药品价格虚高成为医改路上的最大绊脚石。”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12月,我市启动公立医院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工作。今年1月,惠州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首批上线品种目录公布,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包含在内。惠州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可自主选择深圳市集团采购组织、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和广州市集团采购组织采购药品。
“通过改革,力争参与集中采购的医疗机构采购的药品品规及总量基本相同的基础上,药品采购总费用比上年度同期下降20%以上。”该负责人说。
目前,药品采购改革已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先行实施。《惠州市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试行方案》提出,纳入我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的民营医疗机构应积极参与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同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参与。
医保提起来
个人自付比例费用超1万元
部分由大病保险支付95%
“我们村一户人家去年5月份家里发生燃气爆炸,村民刘某重度烧伤80%。”惠城区小金口街道青塘村一村民说,刘某转院到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个多月,共发生医疗费用43万多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报销了30万元,大病二次补偿又报销了9万多元,最后自家自费的部分还不到4万元。
医保支付是基本医保管理和深化医改的重要环节,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
数据显示,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2017年的450.5元提高到去年的490元,今年将继续提高到520元,增加额的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从去年起,我市全面推行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式付费方式。印发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办法、住院病种分值库及诊治编码库等重要文件,全市设定4834个住院病种分值、5398个住院诊治编码。落实36种国家谈判药的基础上,严格执行17种新增国家谈判抗癌药品纳入医保目录的要求。其中,个人自付比例费用超出1万元部分,由大病保险支付95%,待遇全省最高。去年截至11月底累计为426名参保人提供大病二次补偿“一站式”服务,金额约11514万元。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改革者的深沉考量,也关乎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命运变迁。
据透露,目前惠州正在研究制定《基层病种目录》,选定一批适用基层诊治的病种,在基层和城市公立医院适用同一支付标准,引导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诊治。此外,为推进分级诊疗,对符合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要求的医联体,惠州还将在按现行支付方式结算的基础上,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结算方式,增强医疗机构主动控制医疗费用、加强健康管理、实施分级诊疗的内在动力。
看病更方便
推进分级诊疗缓解群众看病难
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冷冷清清,这是过去医疗资源不平衡的写照。
如何打破僵局?分级诊疗是必经之路。
去年4月1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率先在惠州取消普通门诊,全面实现门诊专科化。这是该院继率先在惠州建立首个紧密型医联体之后,又一个顺应医改趋势的大动作。
对于惠州而言,这仅是分级诊疗路上的一小步。
近年来,我市把推进分级诊疗作为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不充分的突破口,以及缓解群众看病难题的重要抓手。
2017年9月4日,仲恺区人民医院成功对一名高空坠落的重症伤员实施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伤者术后恢复良好。这是该院近年来开展的较重大骨科手术,也是与市中心人民医院共建医联体后,在市中心人民医院派驻专家参与、指导下,联手开展的首场大手术。
仲恺区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叶青山在与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同台手术后,不禁感慨:“整个手术流畅、出血少、创伤小,如果没有医联体,我们基层的医生不仅难以参与,连见识的机会也少之又少。”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类似场景不少见。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各种形式医联体23个,市中心人民医院和博罗县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与龙门县域内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以及惠东县域医共体、惠城区横沥医联体示范点建设成效突出。神经外科、中医、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妇幼等专科联盟的成立,提升了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实现了专科诊治精准化、高效化,横向盘活了现有医疗资源。
近年来,家庭医生开始“走家串户”,成为我市分级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以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截至今年3月,全市组建了家庭医生团队647个,全人群签约率35.14%,重点人群签约率73.24%,贫困人口签约率96.49%,计生特殊家庭签约率100%,还专门制定了《惠州市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基层强起来
全市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力争年内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全市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仍不足且聚集在市区,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旧匮乏。卫生人才发展和配置不均衡,县域内每千人口医师数仅为1.95人,远低于全市平均2.76人的水平。”谈到我市当前医改遭遇的瓶颈,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据有关数据统计,去年我市市域内住院率为91%,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第14位。在县域内住院率方面,惠东县、龙门县、博罗县分别为75.6%、62.9%、62.1%,在全省排名靠后,凸显我市县域患者向市级大医院集中的虹吸现象比较严重,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问题依然突出。
面对这一症结,2017年以来,惠州持续推动镇级卫生院升级改造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据悉,列入省级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的惠东县多祝镇卫生院和博罗县杨村镇卫生院将于今年底前完成升级建设,分别成为这两个乡镇的首家县级公立医院。此外,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等9家县级公立医院升级项目也将力争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基建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也在全面实施。我市将以“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为主线,建设功能完善、服务优质、运行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至今年底,力争全市100%的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然面临人才招聘难、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这已成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掣肘。“我市将加快贯彻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一类供给、二类管理’、绩效工资实行‘六个允许’等政策。到今年6月底前,各县区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供给。”该负责人介绍。
■市民说
药价便宜了看病方便了
惠阳钟先生5岁的儿子这几天出现频繁眨眼、全身抽搐的现象,他听说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神经专科治疗这方面比较擅长。他打开手机登录市中心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短短几分钟就轻松挂上号。“以前到中心医院看病,得一大早从惠阳开一个多小时的车到医院排队挂号。这还不算什么,最糟的是,排了半天队号却没了。”想起几年前排队挂号的情形,钟先生感叹不已。
“医院专家还告诉我,其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联盟2017年就成立了,位于惠阳区的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是其中一家联盟单位,以后再也不用跑那么远找专家了。药价还比以前便宜了。”钟先生惊喜地说。
■基层医生说
就医环境好收入提高了
1997年,中专毕业的郭建东分配至博罗县龙溪镇卫生院检验科工作。在市中心人民医院学习1年的郭建东初到卫生院非常不适应。
“当时卫生院的检验设备太简陋了,连血常规机都没有,唯一的一台设备就是尿液分析仪。其他都要手工检验,一天下来,只能化验十几个标本。”郭建东回忆说。
2015年9月,龙溪镇卫生院搬入新址并改名为龙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据介绍,新院配备了空调、彩色电视机、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系统和床边紧急呼叫系统。拥有CT机、DR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彩色B超、全自动电脑牙科治疗机等先进仪器,建设有千级手术室。
“如今检验科添置了全自动生化仪、五分类血球仪、自动尿分仪等先进检验设备,每天可检验标本数百个,效率比1997年提高了几十倍,检验质量也有质的提高。”郭建东说。
郭建东告诉记者,他1997年刚到卫生院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现在医院人均每月收入达到了6000元。